提高记忆力,学习成长没烦恼

post-title

01 记忆的产生机理

记忆是指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应。即把以前的信息存储在脑中,后天需要时再从脑。中提取出与当前发生情景相匹配信息的一个过程。记忆按信息保持时间和保持量可划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好比我们在马路上遇见的行人,见后就忘,时间就在一瞬间;短时记忆持续的时间也不长,大概在一分钟左右,根本上也保存不了有价值的信息;长时记忆则是通过对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地深加工所得到的,也正是我们需要掌握的记忆力培育方法。

所谓的深加工,就是对记忆对象的呈现方式、内容、细节进行加工,让记忆对象的变得很有特征,容易与别的信息区别开来,以便在脑中进行存储和提取。从小孩子的发育状况上讲,低于3岁的应该以图片形式的存储记忆为主,以此来培育他们的发散性记忆能力,让他们从图片中的人与物中去打开思维来增强自己的想象能力。这期间,少让孩子去识字。不然孩子的想象空间就会变得很狭窄,只能在既定地思维范围内想象和记忆。

对记忆的深加工,是加工的越深越好,这样孩子不但记得非常牢固,并且他们会从中学会如何快速有效、有规律地去记住某些事的方法。比如,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有情趣、能激起孩子兴趣的话题,抑或是带他们去不同类型的场所,增强他们的感悟能力和创造力。

当然,我们也要从情景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等方面来培育孩子的记忆力。人在不同环境下,思维和记忆细胞的活跃性是不一样的。例如,参加中高考的学生在自己本校参考和去它校参考,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自己本校考试的学生,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稳定性都要比其他校学生好很多。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就知道要加强对孩子情景的转换、好坏情绪的把控等方面的磨炼,使孩子摆脱心里害怕和恐惧的包袱,从而达到较好的记忆。

02 人的遗忘特性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讲的就是要懂得对症下药,想提高孩子的记忆力,需熟悉遗忘规律。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就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人的遗忘过程是先快后慢的,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个规律来实现一个人最佳的记忆效果是极为重要的。

从图中清楚地看到,半天左右的时间,人脑海里的记忆保存比率就降到30%左右,多么可怕的数据啊。也就是说,你今天阅读了很重要的信息,如果2天内你不及时温故知新的话,就等于你什么也没看。故而,及时地复习对孩子的学习效果是很有用的,及时复习也叫做重学节省法。意思是你每多一次复习,你记忆保存比率就少降低些,当你复习的次数达到一定值时,你所记忆的东西就变得非常牢固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先后学习两门不同类别的科目后回忆其中一门,与只学习一门相比较,前者的记忆保存比率要比后者低的多。怎样去避重就轻,值得大家去思索和探索。

影响人的遗忘因素不止这些,还有睡眠、动机和情绪的干扰。低质量的睡眠和低落的情绪都是不利于提高孩子记忆力的,这时记忆细胞大多处于睡眠和沉闷的状态,对周围事物的记忆是很差的。所以,每天保证孩子充足地睡眠和必要地锻炼时间是不可或缺的。

03 建立记忆的检索系统

何为记忆的检索系统?例如,试卷就是对学生学习内容的“记忆检索”,通过试卷的考试,我们就可以检索到学生学习到多少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通过什么使得知识网络与记忆线索建立起联系?举个例子就明白了,一金丝雀是鸟,二金丝雀是动物,大家第一时间会选什么?想必大家都会选前者,通过认定金丝雀是鸟,再联系到金丝雀是动物,对不对?这样的记忆检索,可以为我的记忆和回忆提供素材,使记忆和回忆的时间大大缩减,记忆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记忆的检索还要讲究情景一致。如果学习的场所与实际测试的场所不一时,人的回忆水平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在一些重要的测试开始前,最好是熟悉环境,事先做个预测,进而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