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国家心理政策解读

国家政策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发展所做出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同时也影响着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的倾向。社会发展对心理的重视越来越高, 国家政策的支持将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 《精神卫生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法律政策要求,落实健康中国建设战略部署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强化政府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培育心理健康意识,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心理服务日益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成立之初的《宪章》中就指出: “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阐述是:健康是指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三大部分,三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近年来,精神心理问题与社会安全稳定、与公众幸福感受等问题交织叠加等特点日益凸显。国家逐渐注重民众的全面健康,也日益认识到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因此在经过多年的酝酿之后,于2015年将健康中国战略正式写入“十三五规划”中,同时,提出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康中国就是以国家战略的方式,呵护人们的健康需求,使人们在身体、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相互促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的高级阶段,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基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通过对社会心理的监测、预警、干预、缓解等,预防和解决社会心理问题,减少社会越轨事件发生,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助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社会心理疏导,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从深化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坚持问题导向,增强责任意识,自觉履行促进群众心理健康责任,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心理服务问题犹存

目前,我国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并且逐渐由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转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用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社会心理服务的助推器,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但是,当前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尚存在一些问题:

1、认知能力不足,理念滞后。

各级政府机构、卫生部门和相关从业者均不同程度混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缺乏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内涵与外延的理解,缺乏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社会治理中角色的认识,导致在政策制定、工作开展方面出现较大偏差。

2、基础建设不足,条件较差。

一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难以有效支撑社会心理服务。目前医学模式中精神科医生配比严重不足,综合医院心理门诊缺乏。教育模式落实情况不理想,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社会模式发展不规范,各种心理服务机构鱼龙混杂。二是平台建设不完善。各地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设缺乏明确的方向指引,行业职责、工作规范、考核监管等规范性文件尚未制定,平台建设、应用研究的资金投入不足。三是人才培养不足。心理服务人才需要具备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但目前人才缺口严重。在学历教育上缺乏相关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模糊。在非学历教育上缺乏针对兼职人员的系统的培训、考核。四是管理不健全。心理服务管理主体责任模糊,管理出现盲区,放管结合工作不到位,社会力量利用不足。

3、宣教体系不全,内容残缺。

一是宣教体系存在盲区。宣教体系未能形成有效覆盖,方向存在偏差,过于注重对个体心理问题的关注,缺乏对背后社会心理的有效引导、干预。二是宣教方式方法落后。宣教模式老套、宣教路径落地性差、宣教方式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突出,不少地区宣教体系流于形式化。三是宣教体系效果欠佳。宣教体系对社会影响不足,常见负面社会心态干预不足,突发性社会心理问题凸显。

4、覆盖面积不够,范围不广。

一是缺少对弱势群体的覆盖。弱势群体往往因为资金、观念问题不主动寻求心理服务,但他们因为社会关爱缺乏,极容易产生心理偏差。二是缺少对越轨人群和犯罪人群的覆盖。越轨人群背后多数存在心理问题,不进行纠正会逐步转变为犯罪心理。犯罪人群在法律惩罚过程中如果社会功能恢复不足会导致再犯、累犯的发生。三是缺乏对基层、偏远地区的覆盖。因为资金支持、薪酬待遇问题,多数心理服务机构与从业人员分布在发达地区,基层与偏远贫困地区心理服务覆盖明显不足。

5、实施方案残缺,可行性差。

缺少对社会心理的基础性预防、常态化监测与系统性解决。社会心理服务需要系统性的实施方案,但目前重治疗轻预防观念严重,普遍缺乏事前干预与主动性服务思维,缺乏常态的社会心理监测和预警机制、社会心理干预和控制机制,缺乏有效的社会心理治疗和减损机制、社会心理优化和重建机制。尤其是针对特殊人群的个体与群体心理问题,缺乏可落地的服务方案。

多方推动心理健康政策落实

为了实现健康中国和十九大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我们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改变传统观念,强化责任担当。

要把政府官员、卫生系统与从业人员的观念纠正作为首要工作开展。要正确认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社会治理三者的联系。要有“功不必在当代”的奠基者精神,正确理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历史需求,积极探索构建体系的策略、方法与路径。

二、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服务体系。

一是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汲取历史教训,在推行之前必须要进行科学顶层设计。首先要推动行业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政府应成立专家工作委员会,明确心理服务的职能范围、内涵外延等,明确从业人员的资质认定、职业伦理规范、薪酬待遇标准等,明确服务平台的建设方向、参与主体、监督考核机制等。建立健全各部门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鼓励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加强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构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二是开展试点。通过试点工作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注重对试点中问题的反馈、经验的总结、效果的归纳。

三、加强专业建设,注重人才培养。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科建设,鼓励高校依托资源开设社会心理服务专业,探讨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科研投入,探究中国本土化的个体心理健康、社会心理健康的干预和治疗方法,鼓励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研究,鼓励结合心理测量、脑科学与认知神经科学进行前沿研究,对学术界与实务界涌现的具备科学性与有效性的方法在全国推广。

四、强化心理服务,重视重点人群。

一要全局着手,构建完善的社会心理服务保障体系。各级政府要专门为重点人群提供形式多样的心理服务,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联合其他部门为重点人群搭建完善的生活保障体系,促进社会融入。二要针对不同人群提出不同的心理建设方案。对健康人群主要通过发展性服务来实现,推动社区、单位、组织多方覆盖的心理服务链。对残疾人群体要继续巩固心理服务工作,加强关爱与关怀,探索适合残疾人的心理服务模式。

五、创新宣教体系,提升心理素养。

一要借助传统文化提升宣教内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蕴涵着对人与自然的思考,可从历史典故、人物传记、古文经典中充分挖掘、有效结合,提升宣教载体文化深度。二要把社会心理干预、疏导作为主要宣教任务。各级宣传机构要把社会心理引导纳入公益宣传范畴,创造形式多样的心理文化产品。注重对负面社会心理的干预,引导社会舆论导向,营造理性国民心态,提升国民心理健康水平。三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政府要持续推进心理健康科普工作,深入社会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与知识培训。支持心理知识线上线下推广活动,鼓励以新媒体为载体开通心理健康节目或专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学校系统应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